正文

山大人物 : 正文

  •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

Jon David Van Horn:初到山大之印象

发布日期:2010年01月17日 08:16  点击次数:


    [本站讯]Jon David Van Horn是美国密苏里大学堪萨斯分校化学院副教授,在2009年9月来到山东大学,开始了为期一年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他的妻子和两个女儿也陪同他一起来到了中国。 Pro-fessor Jon目前在化学院教授本科生和研究生的一些课程。第一次来到中国,面对不同的文化,陌生的环境,他的教学工作以及生活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些他在山大的点滴。
    Professor Jon有着金色的头发,伟岸的身材,英俊而文雅,和我们接触过的侃侃而谈的外教不同,他略显内向,不善言谈,但那绅士般温和的气质却使我们印象颇深。采访之初,为了让我们对他研究的领域有一定的宏观认识,他先用通俗易懂的方式介绍了自己的研究课题——人体怎样吸收矿物质。他解释道,金属微量元素对人体是非常重要的,比如铜离子、铁离子,而有些金属元素对人体是有害的。他还讲到:“我研究的是这些金属元素在体内存在的情况。研究中,我觉得有两个方面是非常特别的。一方面,我们研究信息科学,比如在DNA中存在的生命信息,在蛋白质中的生命信息,我们试着将这些与化学相结合。化学告诉我们应该在这些信息中获取什么,反过来,这些信息也会告诉我们在化学领域应该做些什么,我们想去找这两者的结合点。另一方面,我们在研究微量元素在血液中的流动,这些微量元素在人的身体中循环,通过分析人体中微量元素的转换、传输,我们可以将得出的数据总结,然后应用于化学领域,用来研究一些金属元素怎样在空气中流动。”
    Professor Jon还讲到他在山大游学访问期间的一些新课题:“我会试着学习一些新的化学研究方向,将这些应用于自己的研究领域。我也会跟山大的一些教授学习,看能否从中得到一些新的灵感。”他很享受这个学习的过程,因为掌握的知识越广泛,就越能从中获取更多的东西。 Professor Jon还肯定了中国在化学研究方面的成就,他说,中国的化学研究正在迅速发展当中,在过去的十年里取得了不少成就,这让他很欣喜,他很愿意在这里工作学习。
    对于在中国新的教学环境,他说关键要做的就是适应。中美两国课堂存在着许多的差异,最典型的就是,在中国课堂气氛并不那么热烈,学生们习惯把问题留在课下和老师讨论,他希望中国的学生在课堂上更加活跃一些。在谈到中国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出国留学深造的问题时,基于自身的学习经历,他为这些中国学生提出了几点意见:“首先,语言一定要过关,通过GRE和TOFEL考试是一些必须的条件。其次,学生的其他能力也很重要,美国的大学很重视这些,比如,实践经历、社会活动等等。”Professor Jon举了自己的例子:“我在读书期间就热衷于废物回收利用,我把自己的所学知识运用到了社区的废物回收中去,无形中也为环保尽了一份力量。我觉得这是很好的实践经历。”谈到令大多数中国学生感到非常困惑的GRE考试,作为一个美国人,他讲述了自己独到的看法,他建议中国学生不要把全部的精力都花在背单词上,应该多关注美国文化、历史等背景知识,有了充足的知识储备,考试时就会运用自如了。在写作方面,应该多看一些英文文章,从中学习地道的表达,这样写出来的东西就不至于太生硬,得分也自然就高一些。
    从本科时期就读Point Loma Nazarene College到在Uni-versity of Utah获得博士学位,Professor Jon一直在孜孜不倦地学习,认真地从事化学研究,并在这一领域取得很多建设性的成绩。在科研工作取得成绩的同时,Professor Jon的业余生活也丰富多彩,谈及自己的爱好,他显得非常兴奋:“我喜欢看电影,也喜欢读书,特别是狄更斯的小说,听音乐也是一种很好的放松心情的方式。在中国,因为一家人在一起,从来不会缺少丰富的业余活动,我经常会和女儿一起分家务来做,很有意思,我们喜欢这种方式。圣诞节的时候,我想我们会在家中一起做圣诞大餐,度过一段美妙的时光。”提到一家人在中国的生活,他饶有兴致地为我们讲起了他自己发现的“中国美味”:“我很喜欢济南的烤地瓜,那种感觉很好,在美国是没有的。还有白菜炖粉丝,这是我们最喜欢吃的中国菜了。”同许多外国人一样,Professor Jon还对中国的古文明与名胜充满了期待,他对北京、南京、西安等城市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希望和全家人一起饱览中国的大好河山,珍惜这一年在山大的游学经历。
    Professor Jon最后表示,在新的一年里,他仍会把重心放在化学教学和研究上。寒假,他将携妻带女游览中国,真真切切地体验中国春节,期待获得更多、更新的感悟。]

【供稿单位:山东大学报    作者:杨文 毕向明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莉荔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