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日,我已载着满满的感动回到嘉兴。这里天气晴朗,相信济南也是。
一个人这一生会被贴上很多标签,有这么一个标签是我永远愿意伴随的,就是山大人。从来没想过毕业13年后,我们还能在校园把迟到的告别演出补回来。
记得当短视频创作者热月找到我,问我想要弥补什么遗憾时,我的脑海中闪过无数画面。既然是弥补遗憾,那不妨就挑那个最大的遗憾。于是我和盘托出了当年的青春岁月。那时候我们都是初出茅庐的小伙子,在年轻的兴隆山校区,像春天的毛竹一样充满蓬勃生机。我和高凯在吉他协会新生见面会上认识,后来我打算组乐队,他把自己的吉他手泽民介绍给我认识。后来泽民在某次聊天时告诉我,他第一次见到我是在去中心校区的校车上,我戴着耳机陶醉地听歌,没想到后来同在一个乐队,而且一认识就是16年。可惜的是,当年我们没有办一场告别演出就毕业了。在这次重聚之前,我们已经大概10年没有见面,但是每年春节都会视频通话,看看对方胖了没、头有没有秃。
一彤是热月的小伙伴,当听我聊到乐队的故事,还有“摇滚山大”这个有趣的团队,她在微信里兴奋地说,这次一定可以!于是在春节过后,我们坐上飞往青岛的航班。飞机落地,好友见面,久违的拥抱,还是熟悉的配方。在青岛排练后,带着些许疲惫和止不住的期待,我们踏上了去往济南的路。
17日上午,阳光像今天一样好,学弟学妹们返校开启了新学期。热月和母校宣传部的老师同学们陪我们逛校园,在校门口拍照。看着以前通往排练室的山路,我们给学弟学妹讲起当年排练的故事,如今那个小小破破的排练室已经换成了大讲堂下有专业隔音设计的排练室。是啊,我们的校园一直在变得越来越好。庆幸的是,毕业时悦园三楼的刘道亮老师还在。那时候每次“摇滚山大”的演出,都有刘老师的支持,陪我们到很晚。聊起十几年前的场景,我觉得自己还年轻,还是刘老师眼里的那些“爱折腾”的孩子们,而今天这些孩子又回来了。
那个晚上,这场迟到了十三年的告别演出格外成功。在全场大合唱,所有人一起呐喊,一如青春的热烈。用泽民的话来说,我已经激动得无语凝噎。相信2012年的我如果看到这个画面,一定会感谢现在的我没有忘记毕业时“吹的牛”。“在路上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这大概是一整晚听到最多的一句话。也希望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一直在路上,感受生活,感悟生命。
因为,在路上才是人生啊!

乐队成员当年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