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集成电路校企人才对接会已经顺利落下帷幕。作为活动组织者,我想起站在会场看着场地布置的场景,横幅上“加快培养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急需的工程型人才”的标语格外醒目。
开幕式在集成电路学院展厅举行。副校长朱德建说,集成电路是现代信息社会的基石。这让我想起展厅里陈列的校友创业项目模型,发现这种产教融合的“基石”效应早已显现:一届届学子在创新实践中夯实专业根基,转化科技成果。国家信息通信国际创新园服务中心党组成员、齐鲁软件园发展中心党委副书记许卫军从产业端出发,谈到区域平台如何为企业架起“桥梁”;学院副院长李阳汇报了学院的产教融合人才培养实践,邀请企业共同构建行业育人新模式。这些让我更清晰地意识到,我们搭建的不只是活动平台,更是教育链与产业链的“转换接口”。
授牌仪式上,看到实习实践基地的牌子闪闪发光、校友导师接过聘书时眼里的笑意、社会实践团队接过队旗时的坚定眼神,我感受到,从牌匾到聘书,再到飘扬的队旗,承载的是育“芯”计划对学生从校园到产业一线的全程托举。
人才对接会在三区一楼大厅热烈展开。学院党委书记吴天柱、副书记路丽丽和毕业生辅导员老师在现场与用人单位进行对接,向用人单位积极推介毕业生;有博士生与企业技术专家就某个芯片参数交流讨论,也有大二学生在现场认真记录企业讲解的行业趋势。这些不禁让我想起筹备时特意设置的“生涯规划咨询角”,把产教融合融入到带着温度的成长陪伴中。
回顾一整天的活动,从开幕式上的政策解读、项目授牌、导师聘任,到对接会中的深入交流,每一个环节都紧密围绕“加快培养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急需的工程型人才”这一核心。作为组织者,同时作为一名候任保资辅导员,我将继续当好校企合作的“联络员”,让更多“芯”力量在产教融合的沃土中茁壮成长,让更多优秀人才从校园走向产业一线,为国家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贡献山大力量。